赤峰黄金诞生至今不过十余年时间,我们致力于挖掘这个古老行业。如今的赤峰黄金在非洲、东南亚和中国各地共有七处美丽的矿山。管理团队和员工来自世界不同的地方,但我们都遵循一个共同的价值观:让更多人因赤峰黄金的发展而受益。过去和未来,赤峰黄金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始终坚信并执行这个理念, 我们的愿景是:成为全球欢迎的主要黄金生产商。
最新消息
8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日祥、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华勇、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万博等携研究员曾庆栋、林伟,副研究员朱昱升、孟令通、孙明道、高级工程师许蕾等,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朱光、紫金矿产地质勘查院院长和志军,吉林大学杨德彬教授、方伟副教授,103队勘察处处长赵永彬等一行到五龙矿业,就矿区找矿突破进行现场调研并座谈交流。五龙矿业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汪凤伟、总地质师杨明等陪同调研。
朱院士一行深入井下,到四分矿15中段查看了新发现的细脉蚀变岩型矿体,在现场查看中,朱院士详细了解了细脉蚀变岩型矿体的成矿条件、赋存状态和成矿规模,细脉蚀变岩型矿体与鸡心岭断裂带关系等情况。朱院士指出,五龙金矿作为石英脉型金矿,新发现细脉蚀变岩型矿体的延深和延长及整体的规模还未探明,需进一步开展地质勘查工作。要进一步利用槽探、坑探、钻探,进行探矿,摸清细脉蚀变岩型矿体的成矿规律和规模,依托辽东地区与胶东地区成矿类似性优势,挖掘五龙未来找到大矿的潜力。
在完成井下现场考察后,朱院士一行到五龙岩心库查看四分矿15中段施工的细脉蚀变岩型矿体钻孔岩心,并进行了研究和技术交流探讨。
在完成井下现场考察和地表岩心库考察后的座谈会上,五龙矿业副总经理汪凤伟介绍了五龙金矿矿体赋存、深部资源找矿情况,分享了未来找矿的一些想法。朱日祥院士一行听取了介绍,结合自身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地质成矿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相关问题给予了专业解答和指导。朱日祥指出,一是要继续在井下利用坑探在不同标高对细脉蚀变岩型矿体进行控制;二是要在地表利用槽探工程控制鸡心岭断裂带,并进行采样和化验分析;三是要坚定信心,辽东和胶东地质条件相近,与胶东对比,辽东地区找矿还没有重大突破、辽东以五龙区域为核心,围绕蚀变岩型矿脉做好深入研究,争取找矿重大突破。
最后,朱日祥院士指出,五龙金矿新发现细脉蚀变岩型矿体,是本次矿山地质勘查的重要找矿突破,为后续矿山资源储量扩充、勘查方向优化及可持续开发奠定了关键性基础。
为深化“中文+职业技能” 合作,赤峰黄金老挝万象矿业携手潍坊职业学院,在中国教育部语言合作中心的支持下,共同推进“中文工坊”项目实施。万象矿业始终将人才培育和专业技能培训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的核心驱动力,积极拓展校企合作新路径。通过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为员工成长搭建平台,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活力。
近期,潍坊职业学院派出优秀教师团队赴老挝万象矿业塞班矿,开展为期 12 天的无人机操作安全培训及中文强化教学,将实用技能与语言提升课程精准送到生产一线。本次培训聚焦矿山无人机应用的实际需求,重点提升员工操作规范与风险防范能力。教师团队结合塞班矿区现场实际工况,针对 37 名已持证员工设计了系统课程,涵盖无人机操作规范、作业安全防范要点、突发情况应急处置等内容,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助力员工实现技能进阶。培训显著拓展员工专业知识结构,强化操作化标准意识,为矿区无人机巡检、测绘等作业的高效安全开展奠定了基础。
除无人机培训外,学院还为企业中9名有中文学习需求的员工提供了面对面中文教学。课程围绕矿山工作场景展开,涵盖日常用语与专业术语,在轻松互动中提升语言应用能力,并衔接后续线上教学,保障中文学习持续有效推进。
此次“中文+技能”培训取得显著成效,切实提升了员工综合能力,拓宽了职业发展路径,也为赤峰黄金万象矿业与潍坊职业学院进一步深化人才共育、项目共建合作奠定坚实基础,成为“中文+技能”理念在企业落地的一例成功实践。
我们的投资
作为一家成长中的黄金上市公司,赤峰黄金致力于“做专注、专业的黄金矿业公司”。
我们每一天、每一个人为共同认可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过程可能是辛苦的,但我们因奋斗具有价值而感到欣慰并更加坚持,每个人每一天因为和赤峰黄金一起成长才热爱,为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而尽心去做才能赢得世界欢迎。
“前程美好,让我们一起加油!”
董事长 王建华

可持续发展
我们秉承“让更多的人因赤峰黄金的发展而受益”的核心价值观,高度重视环境、安全、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我们始终坚持高ESG标准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致力于遵循行业最高标准和最佳实践。